俗话说“人活一口气,养颜靠补血”。在中医看来,气血是人之根本,更是我们容颜不老的“秘密武器”。
气血充足,则面若桃花、肌肤润泽、精神饱满;一旦气血不足,各种问题就会第一时间写在脸上!
本期,我们邀请在中医养颜美学上有丰富经验的李硕博士,为大家秋冬的精气神注入能量。
01
气血不足的5个信号
1.脸色萎黄或苍白
健康的肤色是白里透红的“桃花肌”。如果你发现自己的脸色蜡黄、黯淡无光,或者苍白得像一张白纸,毫无血色,这就是最典型的气血亏虚表现。
气血无法上荣于面,皮肤得不到充足的滋养,自然会失去光彩。
2.嘴唇颜色淡白,干裂起皮
中医认为“脾开窍于口,其华在唇”。嘴唇的色泽直接反映了气血的盛衰。气血充足的人,嘴唇是红润饱满的。
而气血不足时,嘴唇会呈现淡白色,甚至发干、起皮,无论喝多少水、涂多润的唇膏都改善不了。
3.眼白浑浊、眼袋肿大、眼神呆滞
“眼为心之苗”,更是肝血的显示器。气血充足的人眼睛明亮有神,眼白部分清澈。
若你眼白变得浑浊、发黄或有血丝,加上大大的眼袋、黑眼圈,以及总是感觉眼睛干涩、眼皮沉重,这多半是肝血不足和脾气虚弱(无法运化水湿导致眼袋)的征兆。
4.头发干枯毛躁、分叉脱落
“发为血之余”,头发是血液的延伸,需要充足的血液来濡养。一头乌黑亮丽、浓密柔顺的秀发,是气血旺盛的标志。
反之,如果头发变得干枯、发黄、开叉,甚至脱发严重、早白,说明你的气血已经无法抵达发梢,亟待补充。
5.皮肤干燥粗糙、细纹丛生
气血对肌肤来说是最好的“保湿剂”和“营养剂”。它能维持皮肤的弹性和润泽。当气血不足,皮肤会像缺水的田地一样,变得干燥、粗糙、容易过敏,甚至细纹和干纹也会提前报到。
这不是简单的皮肤问题,而是内在滋养不够了!
如果你中了以上任意一条,尤其是多条,那就说明你的气血已经亮起了红灯!
别担心,秋天正是收敛和补养的好时节。
02
4个方法,面若桃花气色好
秋天不补,一年白忙!李硕医生表示,气血内调才是最高级的美容。
那么,在这个最适合进补的秋天,我们该如何把消耗的气血补回来呢?
1.一碗“神仙粥”,早餐喝出好气色
★★★推荐:红枣山药小米粥
【做法】:小米适量,加入几颗去核红枣、几片山药(鲜品或干品均可)一起熬煮成粥,可作为早餐食用。
【原理】:小米本身就能健脾和胃;红枣是天然的“维生素丸”,补中益气、养血安神;山药更是健脾、补肺、固肾的佳品,能增强气血生化之源——脾胃的功能。脾胃好了,气血自然源源不断。
2.一杯“草药茶”,让精神重振旗鼓
★★★推荐:化瘀消脂茶
【做法】:取山楂10克,荷叶5克,陈皮5克,玫瑰花5朵,茯苓10克,大火煮沸后,转小火煎煮10-15分钟。
【原理】:山楂活血化瘀,改善血液循环;茯苓、陈皮健脾利湿,促进水液代谢;荷叶降脂消食,辅助调理血脂和体重;玫瑰花疏肝理气,缓解压力带来的气滞。
3.一个“黄金觉”,不花钱的养肝血秘诀
★★★秘诀:坚持“子午觉”
【做法】:晚上11点(子时)前进入睡眠状态,中午11点-1点(午时) 有条件的话小憩15-30分钟。
【原理】:夜晚是肝脏藏血、修复的最佳时间。熬夜最耗伤阴血!而午时小憩则能滋养心神。良好的睡眠是身体生产气血的基础,其效果远胜于任何昂贵护肤品。
4.一套“轻柔功”,疏通经络促循环
★★★推荐:面部桃花灸+精油按摩+面部刮痧
【做法】:用特制罐子传导艾柱的能量,搭配中医美容手法的按摩,提拉紧致下颌线,有助改善因气血不足而形成的脸部问题。
【原理】:艾热深入经络,化解深层寒湿瘀堵,补益阳气,提升面部气血循环。罐子的特殊设计避免传统火罐的紫印困扰。调理过程中也享受深度放松与宁静。
内调养生是一场美丽的持久战,而非一日之功。 坚持这4个简单的方法,你会发现,不仅气色变好了,整个人的精神状态和身体活力都会得到提升!
医生介绍
简 介
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,中医内科学博士。师从国家名老中医刘景源教授,北京中医医院院长刘清泉教授。从事疑难病及急危重症诊疗十余年,多次利用中西医结合诊疗思路及方法成功救治疑 难病患者。现任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分会青年委员,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温病分会委员,中华养生保健 杂志编委。好医生客座针灸学授课老师,获得健康管理师,注册营养师,重症专科资质等。参与多项 国家级、市级课题,发表论文十余篇。
擅 长
1、利用针灸、手法推拿、桃花灸等改善痤疮、黄褐斑、肤色、面部肌肉下垂等皮肤疾病。
2、利用针灸埋线改善高脂血症、脂肪肝、辅助减肥减重。
3、利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失眠、焦虑抑郁等情志疾病。
4、月经紊乱、卵巢早衰、更年期综合征等妇科疾病。
5、慢性支气管炎、慢阻肺、过敏性鼻炎、肺结节、肺部肿瘤等呼吸道疾病。
6、高血压、糖尿病、高尿酸等代谢性疾病。
出诊安排
北京潘家园分院:周日下午
北京亚运村中医院:周一下午
*出诊时间若出现变动,请以固生堂预约小程序为准
提醒:本文为医学科普,供读者参考学习,中医看病需辨证论治,如有不适症状,请及时前往医院就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