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固生堂广州-于晓丽】月经不调,老得特别快!中医1招双剑合璧
作者:固生堂中医2025/09/19
科普摘要:
“这个月又推迟了…”“每次来都痛到直不起腰…”“脸色越来越黄,粉底都盖不住憔悴…”“白头发也多了,头发越来越少…”其实抗衰最好的方法是养气血,养气血最好的捷径就是调理好月经!本期,擅长调理女性问题的于晓丽医生,给大家分享一下她的临床心得。1月经不调的人“老得快”?中医认为,“月经为血所化,血随气行”。气血的充盈与畅通,直接决定月经的正常与否,也与女性的容颜、体态、精神息息相关。1. 气血亏虚=提前


“这个月又推迟了…”

“每次来都痛到直不起腰…”

“脸色越来越黄,粉底都盖不住憔悴…”

“白头发也多了,头发越来越少…”


其实抗衰最好的方法是养气血,养气血最好的捷径就是调理好月经!


本期,擅长调理女性问题的于晓丽医生,给大家分享一下她的临床心得。



1

月经不调的人“老得快”?


中医认为,“月经为血所化,血随气行”。气血的充盈与畅通,直接决定月经的正常与否,也与女性的容颜、体态、精神息息相关。


1. 气血亏虚=提前衰老


月经靠气血滋养。若气血不足,经血难以按时满溢,就会出现月经推迟、量少色淡。同时,脏腑、肌肤、头发得不到充足濡养,便会导致:


•面色萎黄或苍白

•皮肤干燥、缺乏弹性

•毛发枯黄脱落

•精神不济,提前出现“黄脸婆”状态


2. 瘀血内停=气色暗沉


血液运行不畅,瘀阻胞宫,便会痛经、血块多。瘀血不除,新血难生,也会导致:


•面色晦暗、长斑

•经期头痛、身体酸痛

•子宫肌瘤、卵巢囊肿风险增加


3. 肝肾亏损=根基动摇


肾主生殖,为先天之本;肝主藏血,调节月经。肝肾不足,冲任失调,就会出现月经紊乱,并伴随:


•腰膝酸软、头晕耳鸣

•脱发白发、牙齿松动

•更年期提前报到


由此可见,调经即是抗衰。想要由内而外延缓衰老,首先得让月经乖乖回归正轨!




2

双剑合璧调月经


在调理月经失调时,中医讲究“辨证施治”,通过针灸疏通经络、中药调理脏腑,两者结合往往更能有好的效果。


针灸调经:疏通经络,调和气血


针灸是中医调理月经失调的重要手段之一。通过刺激特定穴位,可以调节经络气血,平衡脏腑功能,从而改善月经问题。


常用的调经穴位包括:


1. 关元穴:位于脐下三寸,是调理冲任、温补元气的要穴,适用于月经量少、经期延迟等问题。


2. 三阴交穴:位于小腿内侧,是肝、脾、肾三经交汇之处,能调理三脏功能,缓解痛经、月经不规律等症状。


3. 血海穴:调节血行,促进血液循环,适用于月经量多、经期延长等情况。


4. 足三里穴:健脾益气,增强气血生化之源,改善因气血不足导致的月经失调。



针灸治疗特点:


1.针对性强:根据个人症状选择穴位组合,如痛经可加合谷、太冲穴;月经量少可配伍脾俞、肾俞穴。


2.缓解急症:对痛经等急性症状,针灸能快速疏通气血,缓解疼痛。


3调节整体:通过经络传导,调整全身气血平衡,从根源改善月经问题。


中药调理:辨证施治,滋养根本


中药调理月经失调的核心在于“辨证分型”,根据病因不同,分为
4种证型


1. 气血虚弱型:表现为月经量少、色淡、疲乏无力。常用方剂如八珍汤(当归、熟地、党参、白术等),补益气血,充盈经血。


2. 肝郁气滞型:月经周期紊乱,伴乳房胀痛、情绪烦躁。可用逍遥散加减(柴胡、白芍、香附等),疏肝理气,调畅气血。


3. 肾虚型:月经延迟、腰膝酸软,常用补肾方剂如六味地黄丸或二至丸(女贞子、旱莲草)。


4. 血瘀型:经血紫暗、有血块,用桃红四物汤活血化瘀,促进经血排出。


中药调理优势:


个性化配方:中医师根据舌苔、脉象、症状综合判断,开具专属方剂。


滋养脏腑:从肝、脾、肾等根本入手,调理月经失调的内在病因。


长期调理:通过周期服药,逐步恢复气血平衡,巩固疗效。


▲日常保健建议:


1. 饮食调理:多吃红枣、桂圆、黑豆等补血食物,避免寒凉、辛辣刺激性食物。


2. 情志调节:保持心情舒畅,避免焦虑、抑郁,可通过瑜伽、冥想缓解压力。


3. 规律作息:避免熬夜,保证充足睡眠,经期注意保暖,减少劳累。


中医调理月经失调,
并非简单的“头痛医头”,而是通过针灸与中药的协同作用,疏通经络、调理脏腑、平衡气血,从根源解决问题。


如果您正受月经失调困扰,建议及时咨询专业中医师,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,让月经回归自然规律.




提醒:本文为医学科普,供读者参考学习,中医看病需辨证论治,如有不适症状,请及时前往医院就诊。


链接复制成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