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到体检报告上“肺结节”“甲状腺结节”“乳腺结节”这几个字,你是不是会心里一紧:这东西会不会变癌?要不要赶紧做手术?
从中医角度看,大多数结节的出现,都和“正虚毒结”有密切的关系。通过补虚解毒的方法,就能帮身体慢慢找回平衡,让你不再对结节“望而生畏”。
那吃点什么可以帮助散散结呢?当然是有的,而且很简单。
对各类结节体质调理颇具心得的吴华阳主任,今天就有好的推荐!
01
结节的秘密:
正虚是根,毒结是果
从中医的角度,并不是所有结节都可以放任不管的。因为之所以长结节,肯定代表着身体出了问题。
在临床诊疗中,跟各类结节“打交道”了很多年,吴华阳主任已经摸索到结节这种东西的秘密,他提出了“正虚毒结”的理念。
“正虚毒结”,可以简单理解为:身体的“防护力”(正气)弱了,各种“有害物质(毒邪)”排不出去,慢慢在体内“抱团”,最后形成了结节。
这就像家里的防盗门(正气)坏了,外面的灰尘、垃圾(毒邪)进得来,屋里的废品又没人清,时间长了,垃圾就堆成了 “小疙瘩”(结节)。所以“毒”主要分两类,都和“正虚”有关。
1.“外来之毒”:趁虚而入
“外来之毒”是身体从外界接触到的“有害物质”,比如:呼吸的空气里有雾霾、粉尘;吃的食物里可能有残留的农药、添加剂;药物可能带来的药毒;还有细菌、病毒等微生物,也会被归为“外来毒”。
这些毒藏在日常里,是从外界“钻”进身体的,而“正气虚”的人,刚好给了它们可乘之机。
比如肺是“呼吸器官”,本来就肺气虚的人,外来的空气毒素或烟毒最先伤肺,所以有些人容易长肺结节。
2.“内生之毒”:因虚而生
比起“外来之毒”,这类毒更危险。它是身体自己“攒”出来的,根源就是“正气虚”。中医说“正气存内,邪不可干”,一旦正气弱了,身体的“排毒系统”就会“偷懒”,垃圾排不出去,慢慢变成了“内生之毒”。
根据毒的性质,还能分成4种,每种都有明显的身体信号,你可以对照着看:
气毒:肝气弱了,坏情绪“堵”出来的毒
平时压力大、爱生气,本来“肝气”能把这些“坏情绪”像排废气一样疏解掉,但要是肝脏正气虚了,没力气疏导,“坏情绪”就像堵在管道里的气,越憋越多,变成“气毒”。
【表现】平时会觉得胸口胀、老叹气,有时候还会觉得嗓子里像堵了东西,没胃口。
时间长了,肝气疏解不了,就容易长甲状腺结节、乳腺结节等。
痰湿毒:脾胃虚了,食物“堆”出来的毒
脾胃就像家里的“厨房”,负责把吃的食物变成营养,但要是“脾胃正气虚了”,没力气消化,吃的油腻、生冷食物就会变成“痰湿”,就像厨房没清理干净的剩菜,越堆越黏,变成“痰毒”。
【表现】平时会有痰多,大便黏马桶,头发油得快,肚子总觉得胀,人也容易胖(尤其是肚子胖)。
“肺为贮痰之器”,这种毒最容易往肺里跑,容易长肺结节。
瘀毒:气血弱了,血液流速“慢”出来的毒
气血就像身体里的“河流”,正常情况下流速均匀,能把营养运到全身,把垃圾带走。但要是“气血虚了”,“河流”流速变慢,血液里的垃圾就会变成“瘀毒”。
【表现】平时会有脸色暗黄、嘴唇发紫,手脚冰凉,女性月经有血块(还可能痛经),身上有时候会有莫名的酸痛。
瘀毒最容易“堵”在乳腺(比如长乳腺结节)、子宫这些地方。
热毒:精血弱了,火气“烧”出来的毒
平时喜欢熬夜,或者情绪易于激动,身体不仅会导致精血消耗,也会产生“虚火”,“火气”排不出去,越烧越旺,就变成“热毒”。
【表现】平时会有喉咙痛、口干舌燥,脸上长痘、长口疮,大便干、小便黄。
热毒就像“小火苗”,热毒盛的人,结节容易长得尤其快!
02
警惕“正虚毒结”的信号
1.自己能感觉到的“身体警报”
大小便不通畅:要么好几天没大便,要么大便粘腻不尽;小便要么黄、要么排得费劲,都是毒素没排出去的信号;
女性月经量变少:不是年龄大了的自然减少,而是突然变少、颜色暗,甚至有血块,这是瘀毒堵在子宫周围,经血不流通的表现;
总觉得累、没力气:稍微干点活就疲惫,或者明明没做什么,却浑身乏力,这也是正气虚损,毒素蓄积的表现。
吴华阳主任在看诊
2.体检报告里的“隐形提示”
肿瘤标志物升高:比如癌胚抗原(CEA)、糖类抗原(CA125)偏高,可能是毒邪长期刺激身体,导致细胞出现异常;
甲状腺抗体高:比如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(TPOAb)升高,多是甲状腺被“局部毒邪”侵袭了,提示甲状腺结节可能在发展;
尿酸、血脂、血糖高:尿酸高是“嘌呤毒”堆多了,血脂高是“脂毒”,血糖高是“糖毒”,这些都是内生毒没排干净的表现,会加重代谢紊乱,形成结节易于生长的环境。
03
补虚解毒,给结节“断粮”
既然“正虚毒结”是结节的根源,中医治疗的核心就很明确:一边“补正气”(增强身体防护力),一边“解毒结”(清除体内毒素)。
1.“补虚”:给身体“充能”
“补虚”不是盲目吃补品,而是根据自己“虚”的脏腑与程度,由医生展开针对性的治疗。
如脾胃虚损的患者,选用山药、莲子、薏米等;气虚的患者,选用黄芪、党参、太子参等;
血虚的患者,选用熟地、当归等。
其中人参、黄芪、仙鹤草、灵芝等既能补益还能帮着对抗结节,是治疗结节的常用药。
2.“解毒”:给毒素找对“出口”
排外来毒:做好“防护”,如雾霾天出门戴N95口罩,减少肺的负担;买菜尽量选新鲜的,吃前浸泡,减少农药残留;少买加工食品,比如腌制品、罐头,减少添加剂摄入。
清内生毒:针对气毒、湿毒、痰毒、瘀毒、热毒等不同内生毒,得用相应地“解毒药”针对性治疗。
常用的调气解毒药如香附能帮肝气疏解,减轻“气毒”;化痰解毒药如山慈菇等能帮身体把黏糊糊的“痰毒”化掉;清热解毒药如白花蛇舌草、重楼能够清人体的“热毒”,祛瘀解毒药如三棱、莪术等。这些就需要医生进行辨证施治了。
04
2个散结好物推荐
1.薏米
薏米,中药称“薏苡仁”,其性凉,味甘、淡。归脾、胃、肺经。
湿邪是万病之源,所以对于湿气重的人而言,薏米是一个不错的辅助调理结节体质的“宝贝”,它健脾利湿和清热解毒这两大作用,可有助散结。但它的有效成分“薏米油”不溶于水,直接煮水效果差。
吴主任提议大家在薏米中加入少许食用油,就有助薏米中的脂溶性有效成分“薏米油”较好地释出。
▲▲做法:
取100克生薏米,淘洗干净后,加少量食用油(比如橄榄油)拌匀,再加水煮适量时间,喝煮出来的水、吃薏米。每天1次,帮身体排湿毒。
*若体质偏寒,可加入生姜,或把薏米炒黄再煮。
2.黑木耳
黑木耳,性平(或偏寒凉),味甘;归肺、胃、肝、大肠经;能利肺、通便,尤其擅长帮肺部排浊毒,但它性质偏寒,直接凉拌吃可能伤脾胃。
▲▲做法:
黑木耳泡发后,用荤油或五花肉快炒,加少量盐调味。每周吃2-3次,利肺还不伤脾胃。
觉得文章有用
请在文末点赞♥点大拇指♥哦~↓↓
欢迎留言发表疑问~
医生介绍
简 介
副主任医师,医学博士。师从苏惠萍教授、姜良铎教授。长期从事中医药防治呼吸系统疾病,兼以研治中医内科各种病症,潜心研习中医古籍和最新前沿科研成果,从元气-状态思想,运用五运六气理论治疗肺结节肺癌等各类结节肿瘤疑难病,复杂性疾病疗效显著,在广大患者中赢得很好的口碑。
主持并参与10余项教育部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,于核心期刊发表20余篇学术论文,致力于为患者提供更有效合理的诊疗调护方案。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西医结合肺癌诊治一体化平台委员会委员、中华中医药学会感染分会委员、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感染专业委员会委员。中医基础工作委员会委员。中国医学气功学会常务理事、中国医学气功学会气功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。
擅 长
擅长:肺结节肺癌,间质性肺炎肺纤维化,过敏性鼻炎及难治性哮喘,慢性咳嗽,各种增生性结节、息肉、囊肿(甲状腺结节,乳腺结节,胆囊息肉,肝囊肿,肾囊肿,卵巢囊肿等),各种肿瘤(乳腺癌,胃癌,肝癌,肠癌,妇科肿瘤等等)术后放化疗后调治,各种疑难复杂病症,失眠焦虑抑郁脱发等亚健康及更年期综合症等等。
出诊安排
北京鼓楼分院:周六下午
提醒:本文为医学科普,供读者参考学习,中医看病需辨证论治,如有不适症状,请及时前往医院就诊。